各位老少爷们儿、爱听新鲜事儿的朋友们,今儿个咱得唠个离谱又好笑的事儿 —— 印度奥里萨邦有个叫萨利帕达的村子,村民们不靠种地吃饭,专靠山里一种树的花酿酒营生,日子过得也算有滋有味。可谁能想到,这酒不光人爱喝,连山里的大象都馋得不行,直接组团来 “劫胡”,把人家的酒罐全砸了,自己喝得酩酊大醉,在地上横七竖八睡了一片,场面那叫一个壮观!
这事儿听得人又好气又好笑,咱先从这村子的 “酿酒生意” 说起,再聊聊这群 “酒蒙子大象” 是咋把村民折腾得没脾气的,最后咱也掰扯掰扯,这人跟自然打交道,到底咋才能少点麻烦。
一、萨利帕达村的 “独门生意”:马杜卡花酿酒,比种地赚得多
展开剩余89%先说说萨利帕达村这地方,周围全是大片森林,里头长着不少马杜卡长叶树。这树不一般,开的花能酿酒,而且酿出来的酒度数不高,喝着润甜润甜的,还带着股子醇厚的酒香,不管是当地人还是周边的商户,都爱买这酒,销路好得很。
你想啊,要是靠种地,看天吃饭,风调雨顺还好,遇上灾年就得赔本;可酿酒不一样,只要山里的马杜卡花长得好,就能持续开工,利润比种地高不少。所以村里不少人家都干这行当,其中就有个叫 Naria Sethi 的村民,一家老小的吃喝用度,全靠他在丛林里设的那些酒罐 —— 平时采了马杜卡花,加工好放进酒罐发酵,等酒酿成了就运出去卖,日子虽说不算大富大贵,但也安稳。
按说这生意挺靠谱,靠着大山的馈赠吃饭,也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了。可谁能料到,“同行” 居然从天而降 —— 不是别的酿酒户,是山里的大象!这些大家伙鼻子灵得很,隔着老远就能闻见酒香,一来二去,就把这酒当成了 “心头好”,这不,直接上门 “抢货” 了。
二、大象组团 “劫酒”:24 头醉倒一片,村民差点晕厥
那天 Naria Sethi 跟往常一样,揣着期待去丛林里查看酒罐 —— 心里琢磨着 “这次的酒应该酿得差不多了,能卖个好价钱”,结果刚到地方,眼前的景象差点让他腿一软坐地上:原本好好摆在那儿的酒罐,全被砸得稀碎,酒液流了一地,把周围的土壤浸得又湿又黏,一脚踩下去能陷个小坑,空气中全是酒味儿,浓得呛人。
Naria Sethi 当时就懵了,心里直犯嘀咕:“这是遭贼了?还是啥野兽过来捣乱了?” 他赶紧四处查看,没走几步,就瞧见不远处的空地上,一群大象横七竖八地躺着,有的四脚朝天,有的蜷缩着身子,嘴里还时不时发出点哼哼唧唧的声音,身上的酒味儿比地上还浓 —— 得,罪魁祸首找着了,就是这群 “酒蒙子大象”!
他数了数,足足 24 头!里头还有 9 头幼象,跟在成年象身边,也睡得迷迷糊糊的,小鼻子偶尔动一下,估计是还没醒酒。Naria Sethi 又气又无奈,气的是酒全没了,损失一大笔钱;无奈的是,面对这么多大象,他也没法子 —— 总不能上去跟大象理论吧?人家一鼻子就能把他掀翻。
没辙,他只能赶紧报警。警方和野生动物官员很快就赶来了,看到这场景也哭笑不得:24 头大象醉倒林间,跟开 “醉酒派对” 似的,工作人员想把它们叫醒,又是喊话又是轻轻推,可大象睡得跟死猪似的,一点反应都没有。最后实在没辙,有人想起村里有戏台用的大鼓,赶紧搬来,“咚咚咚” 使劲敲 —— 这鼓声震天响,总算把大象们给吵醒了。
你猜大象醒了之后啥反应?迷迷糊糊地晃着脑袋,估计是头痛欲裂,跟人宿醉之后一个样,慢悠悠地站起来,摇摇晃晃往森林里走,全程没搭理周围的人,跟没看见似的。Naria Sethi 看着它们的背影,心里别提多憋屈了,可也只能认栽。警方也没辙,只能说 “帮你上报一下,看看能不能申请点赔偿”,至于最后能不能拿到,谁也说不准。
三、“酒蒙子大象” 不省心:拆墙破屋还伤人,悲剧接连发生
可能有人会觉得 “大象醉倒挺可爱的”,可在萨利帕达村的村民眼里,这可不是啥趣事,而是实打实的威胁 —— 这些大象一旦喝了酒,就跟变了个样,说不定就会惹出大麻烦。
野生动物救援组织的负责人 Kartick Satyanarayan 就说:“大象对马杜卡花酒的香气特别敏感,跟猫闻着鱼干似的,只要闻到味儿,就会往有酒的地方冲,有时候还会闯进村民家里,拆墙破屋,就为了找酒喝。一旦醉了,它们可能会变得特别激进,发起疯来谁都拦不住,很容易出事儿。”
这话可不是吓唬人,今年以来,已经发生了好几起大象因为抢酒伤人的悲剧:4 月份的时候,在 Jaisingh Nagar 森林那边,有五名酿酒人被大象杀死了,据说就是因为大象想抢他们的酒,酿酒人不让,结果大象发了怒;6 月份更惨,有一家三口在森林里的酒罐旁休息,没成想遇上了来抢酒的大象,直接被踩踏致死;就在前不久,Amjhor 森林也出了事,有采马杜卡花的人被大象袭击,受了重伤。
这么一比,萨利帕达村这次还算是幸运的 —— 虽说酒罐被砸、酒全没了,但大象醉倒之后没伤人,而且因为身边有幼象,可能也没心思闹事,最后摇摇晃晃走了,没造成更严重的后果。可即便这样,村民们也吓得不轻,毕竟谁也不知道下次大象再来,会不会变得更凶。
有村民就说:“现在每次去森林里查看酒罐,都提心吊胆的,总怕突然冒出一头大象来。有时候晚上睡觉,听见外面有动静,都得爬起来看看是不是大象来了,这日子过得太不安稳了。” 你想啊,要是天天活在这种恐惧里,就算酿酒能赚钱,心里也不踏实啊。
四、为啥大象这么爱喝酒?不是 “馋嘴” 那么简单
可能有人会好奇:大象为啥这么爱喝马杜卡花酿的酒?难道它们天生就爱喝酒?其实这里头还有点门道,不完全是 “馋嘴” 那么简单。
首先,马杜卡花本身就带有一些天然的发酵物质,大象平时吃这花,可能就已经接触过类似 “酒精” 的东西,慢慢就适应了这种味道;其次,这酒度数不高,口感又甜,对大象来说,就跟喝 “甜水” 似的,容易接受,不像高度酒那么刺激;再者,大象是群居动物,一旦有一头大象发现 “这酒好喝”,就会带着其他大象一起去抢,时间长了,就形成了 “组团劫酒” 的习惯,甚至有些大象还对这酒产生了依赖,跟人染上酒瘾似的,疯狂追逐酒精。
还有个原因,可能跟大象的生活环境有关 ——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越来越大,森林面积在减少,大象的栖息地被压缩,能找到的食物和水源可能不如以前多。而马杜卡花酒不仅能解馋,还能提供一些能量,所以大象才会对这酒这么执着,哪怕冒着危险,也要闯进人类的区域抢酒喝。
说白了,这事儿其实是人和大象的 “生存空间之争”—— 村民要靠酿酒谋生,大象要靠抢酒(或者说靠马杜卡花)生存,两者的利益撞到了一起,就容易产生矛盾。要是处理不好,只会让矛盾越来越深,最后酿成更多悲剧。
五、人象共处的难题:光靠 “躲” 不行,得找长远办法
萨利帕达村的 “大象劫酒” 事件,看着是件好笑的新鲜事,可背后反映的,是人跟自然共处的大难题 —— 当人类的生计和野生动物的生存需求发生冲突时,该怎么办?总不能一直让村民担惊受怕,也不能把大象都赶走,毕竟它们也是森林的一部分。
首先,得想办法保护村民的安全和利益。比如,能不能给酿酒的区域装上个防护设施?像围个结实的栅栏,或者装个警报器,一旦有大象靠近,就能及时提醒村民,让他们有时间撤离。另外,政府或者相关部门也得帮衬一把 —— 要是村民因为大象的破坏遭受了损失,得有合理的赔偿机制,不能让村民 “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”。Naria Sethi 这次损失了不少酒,要是能拿到赔偿,心里也能好受点,也能减少对大象的怨恨。
其次,得关注大象的生存需求。能不能在森林里开辟一块专门的区域,多种一些马杜卡长叶树,让大象在自己的栖息地就能吃到足够的花,不用再冒险闯进人类的区域抢酒?或者,能不能找到其他的食物来源,替代马杜卡花,减少大象对这种花的依赖?毕竟大象抢酒,根源还是在于 “缺吃的”,要是能解决它们的食物问题,自然就不会总来骚扰村民了。
还有,得加强对村民和大象的 “双向教育”—— 一方面,要告诉村民,遇到大象不要硬刚,要学会保护自己,比如提前了解大象的活动规律,避开它们经常出没的区域;另一方面,也可以通过一些温和的方式,让大象知道 “人类的区域不能随便闯”,比如用大象害怕的声音(像这次的大鼓)或者气味,驱赶靠近的大象,但不能伤害它们。
最重要的是,得找到更可持续的谋生方式。萨利帕达村的村民靠酿酒赚钱,可这生意风险太大,不仅怕大象捣乱,还可能对森林造成破坏 —— 要是过度采摘马杜卡花,树就会受到伤害,时间长了,花就少了,酒也酿不成了。所以,能不能帮村民开发点其他的产业?比如发展生态旅游,让游客来村里体验乡村生活,看森林里的大象(当然得在安全的前提下),既能赚钱,又不会破坏环境,还能促进人象和谐共处,这不比酿酒靠谱多了?
六、唠句心里话:人象和谐,得互相 “让一步”
最后咱跟大伙儿唠句实在的。萨利帕达村的 “大象劫酒” 事件,看着又好气又好笑,可笑着笑着,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 —— 村民想好好过日子,大象想好好生存,本来都没做错什么,可因为利益冲突,就变成了 “对立面”,甚至酿成了悲剧,这多可惜啊。
其实,人和野生动物之间,不一定非得是 “你死我活” 的关系,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,互相 “让一步”—— 人类多给野生动物留点生存空间,别把它们逼得没路可走;野生动物也得 “懂点事”,别总闯进人类的区域捣乱。当然,这事儿不能光靠 “自觉”,还得靠政府、社会组织和村民一起努力,制定合理的规则,采取有效的措施,才能真正实现人象和谐。
希望萨利帕达村的村民们能早点找到解决办法,不用再担心大象来抢酒,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;也希望那些大象能在森林里好好生活,不用再冒着危险找酒喝。毕竟,地球是人和所有动物共同的家,只有大家都能好好活着,这个家才会更美好。
咱也盼着,以后再听到人象互动的事儿,不是 “大象伤人”“村民损失”,而是 “村民给大象送食物”“大象跟村民友好相处”,那样的场景,才叫真正的 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,对吧?
发布于:江西省盛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